返回

【银叶量化聚焦】2022年量化策略展望——“风起于青萍之末”

量化投资部  2022-01-17
一、宏观经济回顾和展望


1、重要宏观指标已经见底

    信用和货币已经见底。

  • M2见底:M2代表的货币投放数据为8.5%,在历史底部区域。
  • 信用见底:社融同比代表的社会信用扩张为10.1%,创历史新低后企稳。
  • 宏观杠杆见底:实体部门的整体杠杆率同比为-2.36%;政府的整体杠杆率为1.34%,均位于历史底部区间。宏观上没有继续收缩的空间。
  • 政府有余粮:2020年5月以来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,支出平稳。政府累计了大类的资源可供对经济提供支撑。数据上:2021年前三季度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了14.7%,但支出同比却下降了,10月份货币当局口径下的政府存款高达5.7万亿,远高于历史同期,这些数据均反映出财政支出仍有空间,专项债资金余量充足。

    结论:重要的宏观调控性变量已经见底,政府子弹充裕,进行逆周期既有理论支持,又有现实需要,而且现在已经在发生。
图1:重要宏观调控指标:社融同比创历史新低、M2同比历史底部企稳、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同比处于历史区间底部、政府政策收入-支出在历史高位区间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数据来源:Wind

2、政策审时度势、市场还在犹疑—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

1、12月8-10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为主的基调正式确立是2022年的基本宏观基调。会议的核心观点及分析如下:

  •  促进房地产市场的"良性循环"展望:房地产的政策定力异常坚定,恒大又树立了一个典型,但是文件意味着,房地产也是非常重要,需要防范风险,对房地产会有边际放松,利好宏观经济
  • 财政前置。相比于2020和2021年财政"超收减支",2022年财政要更加积极,财政支出要前置,加快财政进度。(展望:财政既然不能走房地产的老路,财政发力应当是新基建,以及保障房的思路,重点是对经济拖底
  •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支持。(展望:普惠流动性投放和结构化调整并存)
  • 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后周期驱动力量。(展望:财政既然不能走房地产的老路,财政发力应当是新基建,以及保障房的思路
  • 防止资本野蛮生长。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,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。(展望:政策对互联化的整顿已经基本告一段落,前期的文件直接将平台企业和垄断挂钩,本次文件已经有明确的指引。互联网企业问题整顿的效率非常高,有新闻报道相关指导意见已经完成90%;未来互联网企业将维持正常监管,在边际上是变好的
  •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。在储能技术培育成熟前,在新能源稳定性提高之前,不会过快的去煤化,尽管新增产能和产量还会严控,但会注意力度;2)原材料成本过快上涨的态势要遏制。(展望:新能源是大方向。但是,不能以能源安全为代价。虽然长期看好新能源,但是未来的波动也会加大。同时PPI面临下行压力,为PPI-CPI剪刀差会收窄。
  •  要保就业。展望:整个政策回向中小企业倾斜,可能阶段大盘风格占优,但是全年很可能还是中小盘风格占优
  • 关于共同富裕,会议强调首先是"把'蛋糕'做大做好",然后是"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'蛋糕'切好分好",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,在强调"公平"的同时,也是需要经济发展"效率"的提升来保驾护航的,并不是简单的切分存量的"蛋糕"。而且强调共同富裕"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"。(展望:边际调整,心理按摩,不搞运动式

2、资本市场反映是滞后的:
    12月10号以来各个主要指数出现了小幅调整。资本市场在经济下行和政策超预期、以及海外政策之间进行博弈。我们的基本观点是:

  •   经济上半年会延续下滑,主要是2021年的基数太高(一季度同比增长18.3%,二季度同比增长7.9%),市场对上半年经济有压力应该是有充分预期的。这也是今年很多行业和股票表现不佳的原因,股票市场是看未来的。经济不好已经不是考虑的因素,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经济不好到什么程度,已经政策会不会如文件落地。考虑到20大的重要性,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高度。我们相信中央的决心和执行能力。如果过度低估政策的决心可能会出现重大的误判。
  • 目前A股市场北上资金占比,北上资金或对国内政策走势相较国内机构不够敏感,反映比较滞后。

3、2022经济预期和展望

1、经济前低后高,从衰退走向复苏。

  • PMI从2021年3月开始连续下滑,已经的跌破荣枯线。衡量企业景气程度的PMI指标,从3月开始下滑持续7个月。11月的PMI反弹不具备指向意义。原因在于,PMI在11月反弹到50.10,是由于PMI原材料价格11月断崖下跌从72.1到52.9导致的(政府对上游的强力打压导致的),而作为核心指标的11月PMI新订单却和上月基本持平。经济仍在下滑通道中。历史上PMI出现这种程序的连续下滑,无一例外中央会进行相当程度的刺激和调解。
  • PMI大企业和小企业又出现了系统性的差距。从2020年6月以来小型企业一直处收缩状态,小型企业承载了多数的就业和居民收入,可想而知,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提到要保就业。对于中小企业不进行,类似降准和降息这样的普惠金融,改善整个宏观流动性,是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的。
  • 经济上半年会延续下滑难免,下半年复苏。
  •     1、主要是2021年的基数太高(一季度同比增长18.3%,二季度同比增长7.9%),市场对上半年经济有压力应该是有充分预期的
        2、宏观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需要时间传导。中国经济指标基本呈现40个月周期的特点,20个月上/20个月下,如果以此为根据,整个货币的拐点大概在3月末,信用的拐点大概在06月末。经济在下半年开始企稳复苏。当然宏观变量偏差在所难免,这里面也要结合宏观政策的力度。力度大,经济复苏就会前置。
    资本市场并不是经济不好就不好,资本市场往往超前反映经济的预期。并且和流动性关系更为紧密。上半年有政策刺激,下半年经济好转。整体上权益市场都有很多的机会。

图2:PMI
图片
图片
图片
数据来源:Wind



二、资本市场回顾和展望


1、2021年市场全景回顾

1、中小盘收益优于大盘。中证500上涨14.27%,而上证50下跌10.1%,差距为24.37%。2021年是中小盘的小牛市,是大盘的小熊市。
2、我们统计了2021年初至2021年12月17日,风格因子的纯因子收益,情况如下(注意因子的多空收益,不计算交易成本和融券成本,收益不可得;风格的定义只是一种方法,和直观并不一定完全一致):

  • 规模类因子:市值因子收益率-18.64%,非线性市值因子收益率8.65%,表明市场整体偏向中小盘风格,大盘股表现不佳。
  • 量价类因子:Beta因子收益率-12.13%,流动性因子收益率12.89%,残差波动率因子收益率8.14%,动量因子收益率-4.72%。整体量价类风格因子表现较好,市场呈现高弹性(高Beta)、低流动性、低波动风格
  • 基本面因子:BP因子收益率9.19%,盈利因子收益率3.75%,成长因子收益率4.03%。
  • 市场呈现出低估值风格

3、行业上呈现两极分化格局。以电新为代表的新能源,和以煤炭有色为代表的旧能源和周期,表现亮眼。传统的白马股系统性回调。
图3:市场和行业图片
图片
数据来源:Wind
图4:主要市场风格-风格因子多空对冲收益率
图片
数据来源:Wind

2、2022年资本市场展望

 各大指数都有机会。未来1年指数的收益预测。2021年12月17日,GK模型对指数未来一年收益率的预测结果为:上证50:17.97%沪深300:19.67%中证500:59.88%(中证500指数对该模型适应较差,仅参考趋势)。由于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,建议投资者主要参考模型预测的收益排序,而不是绝对值。基于模型我们认为,2022年全部指数都有一定的收益,其中收益的排序是:500>300>50。[1]

图5:各大指数2022年的收益预测
图片
图片
图片
数据来源:Wind

三、总结


    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。2021年底虽然经济仍旧低迷。但是,宏观政策已经明显转向。我们预期2022年的资本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。上半年经济下行,政策可能超预期,行业走向均值回归,估值风格可能占优。下半年经济迎来复苏,中小盘弹性更好,成长更加占优。全年流动性比较宽松,相对更看好成长和中小盘。
    我们相信中央的定力、决心和调控能力。同时认为中国经济有足够的独立性抵御外部冲击,实现政策的相对独立。我们的量化策略长期处在第一梯队,有低波动和低回撤特点,风险控制严格。2022年在坚持这一风格的基础上,仍旧会加大策略迭代。2022整体上是一个有利于超额收益的环境。我们看好2022的市场收益+超额收益,认为2022指数增强仍旧会有较好的表现。


-       [1]GK模型简介:Grinold  Kroner2002)提出单期股权收益供给模型。该模型将股票收益分解为:股息率、股本变动率、名义盈利增速和估值变化。GK模型仅提供了一种解构股票收益的思路,对分解项分别建模,进行综合。】

注:原创文章,欢迎各合作媒体转载,并请注明出处。

   图片

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,是一家综合型专业资产管理机构。公司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(AMAC)普通会员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、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和远期利率市场成员。依靠长期深耕中国资本市场积累的专业优势,银叶投资已经形成覆盖固定收益、宏观对冲、权益投资、量化及衍生品策略等多元化的投资体系。




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

微信号:yytz_am

电话:021-61080888

地址:浦东新区花园石桥路66号东亚银行金融大厦

图片